找到相关内容4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现代佛教中评论的总评

    ,方能往生。《弥陀经》上说“七日持名,一心不乱”,也要到临命终时,方能往生。所以持名是生报或是后报业,但是行人应当发一个决定生报的心。至于说持名没有思修慧,不能净除八识中的烦恼种子,这是不了解唯识的...字,不是真的。况且受菩萨戒义轨,且奉请本师释迦如来为和尚,弥勒诸大菩萨作阿阁黎教授师等,也不过法师口说,弟子随心念,而戒体自然成就。那口说不过是声尘,那灌顶是色尘。声尘成就,便可以感得如来加被,成就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368518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《佛法概论》听课笔记第九讲

    圣谛,两重因果,四法印的各自含义   三法印和三解脱门   声戒的内容   惭愧,忏悔,忏悔有三种   什么是定,三明,六通,   什么是慧,思修慧,如何成就   人天乘,在家众如何...天行果。今天就声果、缘觉果乃至佛果给大家做个介绍。   通过我这些年偶尔对一些居士的接触,了解到一般的在家居士之所以对佛教、佛法感兴趣,我想不下几个原因。第一种是基于个人在以前的人生当中的遭遇,对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4877152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论》之般若波罗蜜(一)

    解脱生死,必由空无我慧为方便。这观慧,或名正见,或名正观,或名正思惟,或名毗钵舍那,或名般若。从有漏的思修慧,引发能所不二的般若,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。解脱道的观慧,唯一是空无我慧,所以说:‘离三解脱门...胜义般若。   修、思慧是观照般若。   思、慧是文字般若(思慧是依文的,也可不依文的)。9   、思、修是世俗般若,因为可为胜义般若的因缘,因中说果,也就假名为般若了。   三、般若属谁...

    厚观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989893.html
  • 佛教史地考论(七)

    理去说智,以即理的智去说心,于是乎在众生的流转中,幻想真我与本心的「虚灵无碍,圆融无缺」。由此,在修持的体验上,只是破除障碍而使本心显现,只是保任此本心,不违此本心;不能正解思修慧的无边功德。于本有...众生分上不可说有。而专恃后起与外铄之熏,此非无本之学哉」!唯识家虽不承认自性菩提,但自性涅盘,为四种涅盘之一,为什么不可说有?无漏种子,无始以来成就,那里是「专恃后起与外铄之熏」?关于无漏种现,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3340520.html
  • 教制教典与教学(三)

    禅定而从定中更发深慧,这才是修所成慧。、思、修三慧,都是有漏的,有漏慧还不能根断烦恼,不能了生死。要根绝烦恼而解脱生死,必须真实的「无漏般若」(思修慧,是加行的般若)现前,现证的般若,才是真智慧,...行证的佛学,义解的佛学,也可说有浅深。因为在修学的学程中,、思慧位,主要是义解的佛学;思、修慧位,主要是行证的佛学。可以说:教义的佛学,是为了初学;行证的佛学,是为了久行。这就是『楞伽经』所说的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4240690.html
  • 太虚大师年谱(六)

    筹备员法尊等面致训词,福善、周观仁记:‘为我的学生,要从四方面去学:一、修行:这中间,包括思修慧,由听讲、研究、静坐、思惟,以至于根据六度四摄之原则,表现于行为上者都属之。二、讲学:如法会讲经,或...系乙理之实际及三级三宗五乘共法──三乘共法──大乘特法法性空慧宗──法相唯识宗──法界圆觉宗丙行之当机及三依三趣     行之三依三趣,此时始畅朗说之:‘一、依声乘行果趣发大乘心的正法时期:如来出世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5841931.html
  • 略谈《现观庄严论》及其注释

    般若智慧观察修证为主,立名智现观。如《显扬圣教论》云:“于恶趣中不起现观,不能证得三摩地故,色、无色界亦无现观,唯一欲界、人天二趣,有佛出世能起现观。”因此,随顺三乘人思修慧在各个阶段由修行断证的智慧不同,其所立现观之名各异。总的来说,现观皆由五道十地所摄,如资粮道,又名信道和顺解脱分,皆名法现观。法现观的“法”字,即十二分教法,在资粮位缘此教法随顺思慧抉择诸法现观时,因此现观是随顺解脱一分,故...

    任 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3645242.html
  • 正性离生”概论

    说从预流向到预流果的时间长短而有所诤议,依此可能发展出对法住智的诠释。“法住”,本是修行过程中的一个位次,经说“得法住智”[13]。大众部的主张,菩萨是圣者,是立在菩萨从思修慧得见法住理性,虽未得...经此所施设的言教诠说而有所差异。究其差异,应是在其理解及对于实践阶段的诠说。  部派佛教思想或容有异见,但对于解脱生死的目的却是同一的。而离凡夫入圣流的关键应是“正性离生”或“入正位”(旧译)。依声...

    释成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1945646.html
  • 唯识观行略探─以《摄大乘论》与《成唯识论》为主

    实性。到此阶段,才是真正悟入唯识性,这是修唯识观必经的阶段。但该由何而得悟入,《摄论本》云:  由熏习种类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有见意言;由四寻思,谓由名、义、自性、差别假立寻思[6];及由四种如实遍智,谓由名、事、自性、差别假立如实遍智,如是皆同不可得故。[7]  从文中可知要悟入,须听闻熏习大乘教法,有了熏的种子,然后生起思修慧,来思惟、考察经中所诠的法义(观心所似现的影像)。但因所推求及所...

    释会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845914.html
  • “正性离生”概论

    诤议,依此可能发展出对法住智的诠释。“法住”,本是修行过程中的一个位次,经说“得法住智” 。大众部的主张,菩萨是圣者,是立在菩萨从思修慧得见法住理性,虽未得初果但已超过了凡夫,获证到一种不可更动,不可...言教诠说而有所差异。究其差异,应是在其理解及对于实践阶段的诠说。  部派佛教思想或容有异见,但对于解脱生死的目的却是同一的。而离凡夫入圣流的关键应是“正性离生”或“入正位”(旧译)。依声行者而言是得...

    释成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70746315.html